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在第八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成员单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侯以林同学的作品《经方三重天》在第八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中被评为“中医好感悟”。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进入第八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复评的作品共有九篇。
文章类:
Y0408A408《文字不是文字,是时空的钥匙》
Y0409A409《经方三重天》
Y0410A410《岐黄亮剑,携手抗疫》
音频类:
Y1286B286 阴阳五行
Y1287B287《这些祛湿药对脾胃好》
漫画类:
Y3118D118 中医中药文化
Y3119D119 本草纲目
Y3120D120 中药性味功效简述
Y3121D121 草药治疗肝硬化
文章类
Y0408A408《文字不是文字,是时空的钥匙》
作者:高秋彤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文字不是文字,是时空的钥匙,书籍不是书籍,是他们的人生。这是我看完蛋蛋姐的《那些人那些事古代篇》后脑海里一直回荡的一句话。蛋蛋姐的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作为一名中医生了解学习张仲景,葛洪,陶孔景,孙思遂,沈括等这些医学大倦们的书籍是必须的,完全背熟也不为过。他们是我们这些中医生前进的标杆,他们的书籍是我们确立中医能力的基础。是我们这些中医生或者中 医爱好者们学习的重中之重。可时常我们背诵他们的书籍,波取他们遗留的知识,却没有系统的了解他们的生平。他们所著的书籍为后世造福,其伟大众人皆知,不可质疑。但还不够深刻,在读完这本书后,经历过他们百转千回,呕心沥血,只为穷理尽性,造福苍生的人生。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被贡拜尊崇,为什么他们可以写出流传千古而不衰的著作,为什么在当下的今天甚至在未来在我们的后代那里都能作为经典作为标杆。他们已经超脱自己的人生,他们的眼界不是自己所在的那一方寸土,不是自己所生活的那段空间,而是天下苍生,后世太平。
这本书的第一章就对我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读这本书的第一章前我只知道医圣张仲景,医学之大成《伤寒论》。在读完这一章后我知道了为何张仲景先生 被后人称之为医圣,为何他所著写的《伤寒论》在千年之后仍能对后生教益颇多。
在仲景先生的前半生他习得了精堪的医术,为世人治病,心中喜爱百姓,百姓喜爱仲景先生,在民间甚至被选为 20万人城邑只产生一名的 “孝廉”。如果没有发生意外,仲景先生会成为一代明医。可是一场大疫的来临,打破了这一切。书中讲那类似漫天遍野蝗虫的瘟疫,跨州连都,漫天遍野的席卷而来。人们甚至还未察觉就已经感染上,不可挽回,甚而方圆几十里的医生都死伤玲尽。在这场大疫中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声,很多死去的人连尸体都无法收敛,在庭院下,在烈日下,暴晒成脓。大批大批的人在瘟疫中死去,问门而痘,覆族而丧。仲景亲历那次瘟疫,可他所开的药方疗效甚微。看着新坟连旧坟,他跪在那里老泪纵横。之后瘟疫过去,很多人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将这惨痛的一页翻了过去,可是仲景先生翻 不过去,他要找寻救治瘟疫的方法。他以自己的肉体为工具,模拟疾病的发展方向,寻求病理机制,实验药方。日日夜夜无休无止的思考,日日夜夜无休无止的验证自己的思绪。时日无多之时他用他那颤抖的手腕,最后那点心血留下了造福千古《伤寒杂病论》。作者在书中写仲景之书,就像一座云雾遮掩的名山大川,人人都想看清这座大山,然而却始终忘不到头。但是,只要到这座大山走过一遭,却可以捡到埋藏在字里行间的宝石,即便过了一千八百年,这些宝石依然烟烟生辉。我深以为然,我想即使是再过一千八百年,那些在书中的宝石还会灿烂夺目,耀人心弦。
书中第二章讲了葛洪先生的故事。首次听到葛洪的名字是源于屠哟哟奶奶研究青蒿素,她在葛洪先生的书中得到启发。读完这一章,我觉得葛洪先生真的是个大倦。书中蛋蛋姐给葛洪先生的能力总结是横跨道教,军事,哲学,文学,化学,天文等超多领域的超级大神。连李白, 杜甫都甘愿做其脑残粉,可见其厉害之处。但宝剑总是要磨酝的,葛洪先生13岁时父亲去世,家道没落,饥寒困粹,为读书负笼徒步行借,砍柴的笔全换成笔墨,正是这段苦读经历,他的文词惊艳后世,《抱朴子》得以问世。之后葛洪遇到了郑隐,人生开始了巨大的转折,通过郑隐葛洪放下了做官的初衷,静心学习郑隐的刀剑技艺和独门秘籍。可葛洪从未放下人间,他一直牵挂人家。封世间战乱他拒绝了跟师傅归隐,重新入了世。葛洪的箭如流星一般直直射入敌军,惊艳了人世。但在他功成明就, 加管进爵之际,他却辞却一切荣耀和军功,继续拜道求师。由于好有含的被杀22岁的葛洪对政治丧失信心,但他并未停止自己的脚步。他开始去思考人的思想,人的魂魄,开始去看人世天地,灿烂星辰,开始研究医术,现在的我们不知道他都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才著成了造福千秋的《玉函方》《肘后备急方》,他还钻研炼丹,作者在书中说,世界上最早见过各色结晶体,并最频繁地对它们展开人体功能试验的,一定是晋代的葛洪。葛洪先生一生都在探索,为后世造福。我发现无论是张仲景先生还是葛洪先生他们都是心中有大义的人,通晓天地,刻知求理。他们的心中不是自己的人生走向,而是更开阔的,无法描 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写下著作变为钥匙,让几千年后的子孙后代仍能用它打开时间的枷锁,跨越空间掌握真理。
书中还写了陶孔景,孙思遂,沈括,宋慈,朱丹溪,李时珍,傅青主,吕留良,吉益东洞,叶天士,陈修园,吴鞠通他们的故事。在读这本书中有开怀大笑,有鼻酸抹泪。我想我会用我的一生去记忆他们的著作,去传承他们的技艺。我想当我迷茫的时候我可以翻开《那些人那些事》,通过文字一遍遍经历他们的人生,翻开他们的著作一遍遍朗读背诵。他们会跨越千年,会站在我的前方为我指引方向。他们的人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人生,审视自己的价值。将那落了灰尘的心重新擦拭变得焕然一新!
我想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千年而不衰,悠久传承永不散,正是因为这些人用自己的一生做基石。他们的精神在上面敲敲打打筑成了最坚固的围墙!
Y0409A409《经方三重天》
作者:侯以林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医林如武林,经方如少林。天下武功出少林,中医方剂出经方。温病脱胎于伤寒,好比武当与少林相连。金元四大家犹如五岳剑派,各有独步天下之处。扶阳派善用附子,好比丐帮有降龙十八掌之威。法不离仲景,方不出伤寒。各家学说,借鉴经方,经方医学,妙言要道。
皆知经方好,为踏入临床必读之书,无奈在经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里,不知如何选择。迟疑不前不如勇往直前,先心无旁骛于一家,在博览各家融会贯通,方能独步医林。
梦断魂牵几日忧,医海无涯苦无求。探寻灵台三星洞,明悟菩提吾方休。经方怎么学?我曾迷茫徘徊,彻夜难眠。有幸拜读《跟师刘渡舟、胡希恕手记》一书,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单志华老师生于中医世家,又为刘、胡二老入室弟子,继承二老特点,并阐幽抉微。苦读下豁然开朗,方悟经方学习有三重境界,一曰知言,二曰明理,三曰达变。
知言者,知疾病外应之象。此时需要背诵原文,以八纲角度提炼方证,再学习如何扩大经方适应症。
首先要背诵条文与方剂,不看注解,从原文着手领会仲景原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一段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古文晦涩难懂,而很多人对待学问又有一颗穷源竟委之心。这种思想在筑基阶段时很危险,因为连原文都没读熟,思维没有与仲景先师同步,却揣摩仲景之道,容易偏离原意。
学习应当先弄懂是什么,再去探求为什么。所以在熟读原文后,再联系上下文,运用类比、对比的方法,把条文串联起来,归纳总结各经方的适应症。同时参考胡老的学术,从八纲的思维角度去分析症与方的关系。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带着八纲的思维去看待邪正交争所现的症状,分析病位、病性、邪正盛衰,体会每一个经方的适应症。之后可参考黄煌老师学术,结合他所归纳出的经方适应症,扩大原文中的方证。期间可用医案检验自己是否能通过症状,选用合适的经方。
明理者,明疾病变化之理。着重构建经方医学体系,以简驭繁。探求方证背后所蕴含的主症与病机的联系,才能拨云见日。体会每一味药物在方中的意义,方可加减灵活。
构体系要深知机体的奥秘,脏腑功能紧密相联,气血精津液为其气化产物,经络为气化产物的通行道路。疾病的发生变化,必须得依附于有形的机体,故“脏腑-经络-气化”环节必然出现问题,这个问题是本质,而表现在外的症状是标象。知言里探求经方适应症是什么,构体系里要深挖为什么。学习刘老学术,可知疾病来龙去脉,不在对症见招拆招。
病机是疾病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只有抓准病机才能充分认识疾病,不被繁杂甚至矛盾的症状困惑。抓准了病机,才能扩大经方的适用范围,做到异病同治。如何锻炼抓病机的方法,按照“脏腑-经络-气化”体系去分析条文,同时用医案检验抓病机的能力。
主症是能充分反应疾病病位、病性的症状,是最可靠的的临床依据。主症有时是病人所苦,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时却是病人不以为然的小症状,但是医者却不可不知。主症的提炼,需在体系的框架下,带着八纲的思维去优化之前总结出的方证。
中医水平高下的区别,就是医生的诊断能力与处方用药。方药是中医杀敌制胜的武器,不精研方药则在临床上难以建树。经方用药甚是严格、精简。一首经方用药的变化在原文中表现甚明,加减不同,作用各异,典型如桂枝类方。经方用药经验源于《神农本草经》,结合原文,用“一药对应一症”的线性思维去体会仲景用药规律,期间有疑惑可参考药证学说。
达变者,百川归海,融会贯通。此时是总结与创新的过程。要总结经方加减合方的规律,要融汇各家学说与经方的相同之处,更要体会叶天士是如何“师古而不用古”的创新。
仲景说“有是证用是方”,于是临床上有依据症状套用经方的思维,但疾病的症状不会完全表现为书本上的,这时就要对经方量裁。经方加减合方在原文中体现颇多,如柴胡桂枝汤、桂枝类方等,所以要总结加减合方的规律,也是对知言、明理阶段的一种融汇。
经方是仲景总结前人有效的治疗经验编撰而成,后世医家难出其右。中医八纲、八法的建立,是后世总结经方的经验。且仲景用药不失偏颇,清热药如石膏、三黄,解表药如麻黄、桂枝,温里药如附子、干姜,补虚药人参、当归等等,为后世诸家提供了大量的处方经验。细心观察后世的很多药方,都有经方的影子。后世医家医理脱胎于内经,用药之法难逃经方。融合后世药方,按照经方思维重新推演其病机与主症。刘老有古今接轨论,可参考。
之前所论述的都是由病机、主症不同而选用最佳经方来治疗,思维仍在经方的框架中,但叶天士已跳出“依病机套经方”的境界,而是结合病因病机用药。经方寒邪犯表,失治误治后诸证百出;叶天士变寒为热,以经方用药原则重新组方。刘完素提出火热论,吴又可提出瘟疫论,而到叶天士时,吸收百家经验,完善壮大了中医治疗温病的理论与方剂。不读叶天士,不知经方之妙。经方如登山,一步一重天。掌握经方诊断思维与用药原理,构建经方体系,方能做到如仲景所言“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Y0410A410《岐黄亮剑,携手抗疫》
作者:袁 鑫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千山有月,映千山有情,人世间最美是你逆风的身影。”虎子年间,一场由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席卷全球,它就像一场阴显笼罩在全球上方,让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而这次通过抗争得以保存下来的中国医学“瑰宝”,又一次在中华民族面对危难时,“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凭借着几千年的深厚底蕴、经验丰富的疫病防治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医在这次抗击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治未病、辨证施治等独特优势,成为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是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从这本书中我不仅仅感受到了逆行者们身上的那种大无畏的 精神,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中医在此次疫情中发挥的作用。
悬壶济世医苍生,妙手回春解疾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每次大疫过后都会出现好药,所以有一句话叫“大疫出良药”。而在此次中医药抗击疫情中,千年医圣张仲景留给后人的金典《三药三方》,抗疫瘟神再 创辉煌,清肺排毒汤,莲花清瘟胶囊,都是伤寒杂病论中的古代民方为基础研制而 成的, 金银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经过多次临床检验,这“三药三方”证实有效。
雪后始知松桂别,云收方见济河分。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四分之一,寒湿当道,气候整体偏湿润,也极易和疫民相参,而新冠肺炎也恰恰是由“湿毒”引起的疾病,湿毒内蕴是核心病机,兼夹发病是临床特点,此病好发于冬季,由冬至开始,经历了小寒,大寒节气,则 属“寒邪”。中医正好利用这一特点建立了相应方案,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分为邪热垂肺、湿邪郁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等四类中医证型,辩证施治。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理念提倡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窪后防复”中的“既病 防变”的理论。这不禁又勾起我的深思,中医为什么能够沿袭至今,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的实践经验证明以及辨证施治的思想手法,讲究”天人合一”,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反债就是最好的答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这是对千千万万奔赴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最好得解释。展示他们在国家面临大疫时的责任担当和医者仁心的济世情怀,大力孔扬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十年一剑勇担当阻击瘟疫奉吱黄的抗疫中医张志明;侠肝义胆, “医”无反顾的中医悍将张伯礼;立下锋锋誓言,全力以赴让中药香满金银潭医院的李浩医生等等。我无法比较本书中谁的故事更加感人,因为在我看来他们虽然体会的是形色各异的不同感动的瞬间,但共同点都是一起携手抗击疫情,他们的身上都散发着那种将自身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无私的精神。
千百年来,中医之学,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究其根本繁衍之道,从未远离传播发扬,中医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护佑我们战胜了无数次瘟疫,并生生不息。她绝不可被束之高阁,更不该圃于古法,止步不前。历史行至此处,我们也正接过这火炬,将其薪薪相传。即使前方道路坎坷,人类的步伐也将行至更远处,但要想让更多的人知晓、喜爱、学习、发扬、传承中医,作为中医传承中坚力量的我们依旧任重道远。
音频类
Y1286B286 阴阳五行
作者:段洪亮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Y1286B286 阴阳五行,青春医学xyvtc,3分钟
Y1287B287《这些祛湿药对脾胃好》
作者:李净文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Y1287B287《这些祛湿药对脾胃好》,青春医学xyvtc,4分钟
漫画类
Y3118D118 中医中药文化
作者:刘叶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Y3119D119 本草纲目
作者:马远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Y3120D120 中药性味功效简述
作者:任柳燚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Y3121D121 草药治疗肝硬化
作者:李海萍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3年5月15日